劳动合同纠纷法律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法院受理范围无规定

  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应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该请求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

  误区二:法定时效无期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再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误区三: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劳动者因工负伤的,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期限之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用人单位拒绝为劳动者申请,劳动者在一年之内可自行申请认定工伤。人民法院受理劳动者因工伤待遇而产生的劳动争议,以劳动者已进行工伤及伤残等级认定为前提。在社保行政部门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情况下,劳动者向法院起诉主张工伤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受理后驳回起诉)。

  误区四: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误区有哪些(劳动合同纠纷法律误区有哪些方面)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对于用人单位保存劳动合同文本、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等,现行规定均要求了2年的保存期间,用人单位在此期限之内应承担举证责任。如诉讼请求针对2年之前提出,则需要劳动者举证。

  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要形成完整的体系,比如员工入职离职记录表,员工外出病假请假条,员工离职证明单等,要有详细记录,注意保留原件,形成证据链。同时对于劳动合同法方面的法律常识要普及。快律会根据企业会员要求,定期为他们进行上门法律培训,提高员工整体法律意识,减少员工和企业之间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工伤认定办法》第五条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四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当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

  如果希望能够用法律维权,建议你可以进行臻睿律师www.zhenruikeji.com在线咨询,专业的律师团队会为你解答问题,及时合法的保护你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