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经过】
小刘前几天通过打车软件约了一辆出租车。后来行程有变,取消了预约,出租车司机打来电话,说了没两句,开口就骂:“不会打车你就不要打车,裤子脱掉自己看看!”而短信记录显示,对方称不会叫车就别在这害人了!
打车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出行方式,随着各种打车软件的出现,也让打车变成了一件动动手指的事。不过,由于这位司机极低的素质,小刘并没有感受到约车的便利,反而无缘无故地受了一肚子气。
司机见到有人约车就笑脸如花,难道顾客取消约车就可以翻脸变成了约架?出租车属于服务行业,文明礼貌是这个行业从业者最基本的素质,不过按照这位司机的态度显然是把自己当成了爷。有一句俗话叫做买卖不成仁-义在。
顾客小刘是由于情况有变才取消的约车,并不是故意毁约,出租车司机也应该表示理解。出租车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需要处理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按照这个态度对待顾客,有几人会选择他的车,又会有几个回头客?这样的司机混迹在出租车队伍里也证明了出租车公司的门槛比较低。这样的司机在自己的公司里,不仅不会为公司带来良好的业绩,相反会抹黑自家的招牌,带来不利于发展的负能量。
并且,出租车公司针对记者和小刘反映问题所表现的推诿扯皮更加让人生气。出租车公司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对涉事司机及时处理,一句“领导不在”不知他们是哪里来的底气?虽然小刘最后没有完成交易,但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来讲,他的人格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督促该公司还小刘一个公道,保证每一个消费者有一片维护自己权益的坚实阵地。另外,打车软件的评价系统也应该真正发挥出力量。消费者的话语权有了力量,也就会少一些这样低素质人的猖狂。
【法律解读】
当下,随着网络等的普及,电话约车、网上约车非常流行,相关预约出租车、滴滴打车市场也在逐步放开,这也是未来打车等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总结对比起来,约车与路面上直接打车明显是不同的。特别是,对于传统的路面打出租车等,多年来各地都建设起了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预约车等服务虽然也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明显还处在起步阶段,其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明显还待明确相关处理与处置标准与办法。比如乘客约了车不来,司机迟到等如何处理?比如乘客约了车,又因为行程改变等临时决定取消,那么多久取消不需要承担违约金?什么时候取消约车则要支付一定违约金?如此等等。
很明显,针对预约出租车等服务,明显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相关法规与制度,有必要在管理细节与标准上,做必要的明确与细化。总之不能依赖司机与乘客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否则,下次还会发生类似“破口大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