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对承包商的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承包商管理制度

二、承包商的选择

  1. 资质审查
    • 承包商必须具备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相关行业资质证书等。例如,建筑承包商要有相应的建筑施工资质,根据工程规模确定资质等级要求。
    • 对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其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2. 业绩评估
    • 考察承包商以往的项目业绩,包括项目规模、完成质量、是否按时交付等。如承担过类似本公司项目的承包商,重点查看其在该项目中的表现,如有无安全事故、质量纠纷等情况。

三、合同管理

  1.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 在合同中详细规定承包商的工作范围、质量标准、工期要求等。例如,对于工程承包商,明确施工的具体工程内容、应达到的国家和行业质量验收标准,以及精确的开工和竣工日期。
    • 同时规定公司有权对承包商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承包商应接受并配合的条款。
  2. 安全与环保条款
    • 合同中必须包含安全和环保要求。承包商要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并执行自己的安全管理方案,如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等。在环保方面,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对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理等。

四、现场管理

  1. 入场培训
    • 承包商员工入场前要接受公司组织的安全、质量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的基本安全规定、应急处理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等,确保其熟悉工作环境和要求。
  2. 监督检查
    • 公司定期对承包商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涵盖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等。如发现不符合项,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承包商限期整改。若承包商未能按时整改,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处罚,直至解除合同。

通过以上承包商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规范承包商的行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公司与承包商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