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据保全的形式

  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

  证据保全措施,一般是法院根据申请人申请采取的。但在法院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民诉法第81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此即为证据保全。证据保全的的方法有三种:

  1、向证人进行询问调查,取得证人证言。

  2、对文书、物品进行拍照、录相、抄写、复制等。

  3、对证据进行鉴定或勘验。

  二、证据保全的程序是什么

  证据保全措施,一般是法院根据申请人申请采取的。但在法院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人,一般是当事人,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是利害关系人。

  证据保全措施,不仅可以在起诉时或法院受理诉讼后、开庭审理前采取,而且也可以在起诉前采取。在前一种情况下,法院既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采取,也可以在认为必要时,依职权主动采取。在后一种情况下,申请人既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也可以向被保全证据所在地的公证机关提出。但此时,无论是法院,还是公证机关,都只能根据申请人的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不能依职权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证据保全申请,如果是向法院提出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状,该申请状应当载明:

  (1)当事人及其基本情况;

  (2)申请保全证据的具体内容、范围、所在地点;

  (3)请求保全的证据能够证明的对象;

  (4)申请的理由,包括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且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具体说明。

  如果是向公证机关提出,应当提交公证申请表。该公证申请表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证据保全的目的和理由;

  (2)申请证据保全的种类、名称地点和现存状况;

  (3)证据保全的方式;

治安处罚法证据保全的形式(治安管理处罚法证据保全条款是哪条)

  (4)其他应当说明的内容。

  保全证据的范围,应当限于申请人申请的范围。申请人申请诉前保全证据可能涉及被申请人财产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法院收到申请后,如果认为符合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条件的,应裁定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如果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应裁定驳回。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证据的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裁定采取的措施。

  证据在诉讼中是十分重要的,要是遇到证据可能损毁的话,当事人一定要及时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否则的话最后的判决可能对自己不利。如果您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是还有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识想要了解,小编建议您不妨登陆我们臻睿律师网www.zhenruikeji.com的网站进行在线律师咨询,他们将针对您的问题为您做出详细解答。